我校食品学院教师代小梅博士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郁志芳教授团队合作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JCRQ1;中科院二区;影响因子8.8)刊载了题为“Developing organosulfur compounds in Alliumas the next-generation flavor and bioactiveingredients for food and medicine”的综述性文章。
有机硫化合物(OSCs)是葱属类蔬菜中的一类含硫活性成分,兼具多重药理功效与独特风味特征。本文综述了将OSCs可持续开发为风味活性成分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策略,详述了提高从葱属类蔬菜提取和加工OSCs品质的最新技术,阐释了用于OSCs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的新型分析技术开发策略,汇总了丰富的有机硫新产品信息,以及它们作为有效药用成分与食品防腐剂的有力证据。此外,本文还针对日益增长的有机硫产品提出了构建监管框架的关键要素,解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工具如何破译葱属植物OSCs生物合成途径,以及CSOs生物合成基因在食品级微生物中的表达策略。
此外,代小梅博士在《Results in Engineering》(JCRQ1;中科院二区;影响因子7.9)刊载了题为“Novel anthocyanin-enriched film drying from camphor fruit waste enhances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quality properties of beef and reduces oxidation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methods”的研究性论文。本研究从樟树果废料中开发了一种新的花青素可食用膜干燥方法,并与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薄膜干燥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肉类保鲜方法,提高了保湿性、氧化稳定性和感官特性,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质量品质。本研究为植物废弃物开发利用、产品高品质干燥提供了新的思路。
